24岁的黄杨伟是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的一名大学生,也是一名黎锦创业者。从高中到大学,黄杨伟坚持学习黎锦技艺,制作了很多黎锦作品。图为黄杨伟在织黎锦。(摄影: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整理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出土的文书。(供图:国家文物局)(新华社发) 浙江省嵊州市黄泽镇...
2022-05-19讲述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鸡血石雕代表性传承人钱高潮 我国有四大名石: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昌化石产自浙江省西北部的玉岩山。古时,该地隶属昌化县,因此,这种石头就取名昌化石。昌化石开采和雕刻始于战国,距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其中以“鲜红如鸡血,晶莹如美玉”的鸡血石最为...
2022-05-18图为措美县扎扎服饰。(摄影:记者 刘枫)行进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措美县哲古草原深处,哲古湖一度以不同角度显现。四月的草原是偏黄的暖色系,随处都有三三两两的藏野驴悠闲踱步,绵羊群像一簇簇移动的金黄色花朵。远远望去,草原景色有着油画般的质感。措美县哲古镇扎杂村,村名意为“山岩下”,平均海拔4600米,有...
2022-05-07“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度为“立夏”节气立夏知多少 我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立夏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
2022-05-05讲述人: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承人 黄玉英 黎陶,是海南黎族人传承千年的传统技艺,完整地保存了最古老的工艺特点。过去,吃饭、盛米、盛水都是用黎陶。因此,它被称为民间文化历史的“活化石”。 黎陶用土主要为高岭土,多见于田地、山里,采制陶用土,需要挖3米至5米深。母亲是镇上的制陶能手,我从小听着她的《制陶歌...
2022-04-24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每年4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度时为谷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月中,自雨水后 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 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下而上也” 谷雨知多少 谷雨分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布谷鸟开...
2022-04-20▲金绍华在观察茶树抽芽情况 (摄影:周思琴)“每年的惊蛰过后,是我们龙坞村民最忙的时节。打理采茶、制茶器具,上山观察茶树抽芽、茶叶生长情况。如果天气晴好,再过一周,西湖龙井新茶就会上市了。”在素有“万担茶乡”之称的龙坞茶叶基地——杭州西湖区转塘街道外桐坞村,记者见到了炒茶大师金绍华。他告诉记者,今...
2022-04-11天朗气清,春意渐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晨练的队伍中,跑步、练拳、踢毽、舞剑……各式各样的运动应有尽有,诸如抖空竹这类传统杂技项目也深受大众喜爱。“裁竹成形腰鼓如,两端绳索弄徐徐。当风急转如流水,山寺闻钟韵有余。”就是对抖空竹的写照。伴着美妙的音乐,小小的空竹在玩者控制的长线上行云流水般飞舞着,令人赏...
2022-04-08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民泥塑代表性传承人张凯 “河南张,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儿。”这童谣说的,是俺们山东惠民县河南张村制作泥娃娃的场景。 惠民泥塑,又称河南张泥塑,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多取材于传统戏剧、民间传说,八仙过海、空城计……一套泥塑,一个故事。 泥娃娃以不倒翁造型居多,任你怎么推,都...
2022-04-07清明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 每年农历三月初一前后(公历4月4-6日) 太阳到达黄经15°便为清明 清明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一、清明·知多少 慎终追远,赏春览景 清明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思是在这个时节白桐...
2022-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