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联盟

2021年CCTV-4《环球...

2021年CCTV-4《向经...

2021年CCTV-4《中国...

2021年CCTV-2《经济...

资讯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大事记(2011年——2016年)

时间:2020-11-05 文章来源:“四川非遗”微信公众号 浏览次数:0

四川省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为应对“5.12”汶川特大地震对羌族文化生态造成的严重破坏,于2008年10月经原文化部批准设立的。

自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立以来,保护区各级党委、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关于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为引领,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积极推动各项建设工作落实落地;基于活态传承目标,抢救性、整体性、生产性和传承人保护统筹推进,形成政府主导、专家指导、民众自觉、社会力量支持的文化传承保护新格局;立足于和谐发展,在探索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主动将文化创新发展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重大战略有效衔接,走出了一条与保护区情况相适应、独具特色的建设新路子;实现了从实验区向保护区的转变,成为全国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典范,对留住乡愁,建设精神家园,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经历了从制定规划到平台建设,从精神家园重建到乡村振兴,从传承保护到创新性发展,从文旅融合到助推地方经济协调发展,从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向“保护区”蜕变的历程。今天一起来了解下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2011年——2016年的建设情况。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大事记(2011年——2016年)

2012年

2012年8月,《汉羌山地村寨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被列入“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立项名单”。

2013年

2013年2月,北川羌族自治县举行大型“迎新春民俗巡游”活动,主题为“游中国羌城、吃羌家年饭、观禹羌部落、看民俗展演”。

2014年

2014年3月,原文化部批复同意《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

2014年11月,中国首部羌族母语微电影《莫朵格依》,在第二届中国(武汉)微电影大赛获优秀作品奖和“金鹤录音奖”。

2014年9月,四川理县举行羌族农耕文化原生态文化活态展示。

2015年

2015年11月,“羌族民族民间工艺与羌族地区旅游产品设计人才培养”项目荣获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立项资助。

2016年

2016年,中国羌族博物馆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2016年3月,原文化部非遗司、原四川省文化厅、西南民族大学主办的“首届非遗传承人群普及培训班(羌族刺绣)”在成都开班。

2016年3月,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项目“羌族民间舞蹈艺术人才培养”立项,包括羌族文化传承人及各地的32名学员,接受为期两个月的羌族舞蹈、羌族文化传承等培训,并走访羌寨采风调研。

2016年4月,绵阳市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平武羌绣”,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参加了庆祝“联合国中文日”活动。

2016年5月,绵阳市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羌族草编制作工艺参加了亚洲最大的旅游商品及消费博览会——第八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开幕式。

编辑:chenmo

关于我们 公告通知 企业荣誉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认证查询 《品牌时刻》栏目组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8 © www.cczg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 010-5139224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信安门38栋101
联合摄制单位:中忆文化传媒(山东)有限公司
地址: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八一路亿联大厦2203室
CCTV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告代理编号:2021000000009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鲁)字第1598号
鲁公网安备 37170202666040号 鲁ICP备1903825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