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联盟

2021年CCTV-4《环球...

2021年CCTV-4《向经...

2021年CCTV-4《中国...

2021年CCTV-2《经济...

传承智库

当前位置:首页 > 传承智库

非遗名录-贵儿戏

时间:2018-06-13 浏览次数:0

  入库级别: 传承基地

  传承类别: 传统戏剧 项目:

  所在地区: 广东

  传承编号: 14256312 


贵儿戏自清末起源于现肇庆市怀集县桥头镇,是在当地民间歌舞和说唱音乐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小剧种。其发展经历了清同治至光绪年间表演以单人为主,到二十世纪初人物角色逐渐丰富,开始编演长剧,至今已有120多年历史。

贵儿戏的传统剧目最早有《武吉买柴》、《阿烂卖猪》,后又有《山伯英台》、《五虎平西》及《横纹柴》、《乞儿与状元》等,还有移植或创作的现代戏《白毛女》、《红梅迎春》、《山村血泪》等,但演出时均无场次之分。贵儿戏的曲调是把当地的采茶调和经过变格的舞马音乐【马儿曲】相糅合而形成的,称为“贵儿调”,是剧种唯一的唱腔曲调,为男角女角所共用。但演员可根据剧情发展及角色的情绪变化作相应处理,抒情则流畅轻快,愤怒则高亢短促,悲切则低沉缓慢。演员用当地土语,道白、韵白和诗白则用广州方言。贵儿戏以锣鼓钹和唢呐伴奏,以出场、入场、间唱、间白、白榄、探路、武打等不同的锣鼓点而别具特色。贵儿戏有生、旦、丑(当地称“杂脚”)三个行当,但生中又分文、武生,旦中分正旦、老旦,丑中则分男丑、女丑。早期男角一式素色长衫,古式礼帽,女角一式清代长袍,后来才按剧目表现的朝代配置服饰,大体与粤剧戏装相似。

贵儿戏产生于远离都市文明的粤西北山区,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村野风味,是当地文化的突出标志和民众精神生活得重要载体,对研究民间戏曲的形成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996年,贵儿戏发源地桥头镇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贵儿戏)”。

受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作为小剧种的贵儿戏正被日益淡化,目前处于自生自灭的濒危状态,应引起有关部门注意并采取保护措施。

关于我们 公告通知 企业荣誉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认证查询 《品牌时刻》栏目组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8 © www.cczg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 010-5139224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信安门38栋101
联合摄制单位:中忆文化传媒(山东)有限公司
地址: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八一路亿联大厦2203室
CCTV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告代理编号:2021000000009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鲁)字第1598号
鲁公网安备 37170202666040号 鲁ICP备19038259号-3